羊城晚报周末特约主笔 谢不明
7月4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名为“大而美”的税收和支出法案。这是美国历史上最“难产”的法案之一:215比214、51比49、51比50、219比213、218比214,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多轮拉锯式的辩论、投票中,这项法案每轮都是涉险过关。到底是什么样的“大而美”,使得特朗普如此力推,又让民主、共和两党如此纠结呢?
如果说关税战是特朗普对外挥舞的大棒,那“大而美”法案就是刀刃向内的大刀。特朗普给自己立的人设之一就是“企业家总统”,他把美国当成一个超级大公司,拿企业管理那套逻辑治国。试想,一个企业,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,合同、产值、利润三大指标连年下滑,那新上任的CEO该怎么点三把火?第一把火,提高关税,找友商掰扯掰扯、要点利润;第二把火,去中东走一圈,找大客户签点单;第三把火,启动改革,开源节流降成本,也就是力推“大而美”法案。
法案长达940页,参议院的工作人员花了16个小时才将之宣读完毕。但归结起来就三个关键词:减税、降支、刺激发展。减税方面,延续特朗普首个任期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政策,并延长期限到永久,且增加了免税等政策;降支方面,削减医疗补助、社会福利等开支;刺激发展方面,提高债务上限,加强对部分行业的扶持力度。
然而,对国家而言,法案只是看上去很“美”。特朗普从竞选时提的口号就是“MAGA”(Make America Great Again,让美国再次伟大),但按照这个法案,普通民众尤其是底层群体都得为“MAGA”让步。
先看减税。法案增加的条款包括小费和加班费免税、提高儿童税收抵免、提高州税抵扣、提高遗产税免税额。这些政策对中高收入人群来说是有利的,而且收入越高越有利。对于穷人来说,本来就达不到起征点,减税政策再多也没有意义。更要命的是降支。医疗补助增加了“月工作必须达到80小时”的门槛,免费食品券的领取年龄从54岁提高到64岁。根据外媒预测,该法案可能导致数百万美国人失去医保,到2034年,美国无医保人数将增加近1200万。穷人不仅享受不到减税优惠,连基本福利都得挨刀。
而对于“CEO”本人特朗普来说,这些举措都有利于“企业”发展:“成本”降下来了,“中高层员工”更有积极性,至于“底层员工”,要多干活、多为企业创造价值。
在减税降支的同时,特朗普还要寻求更多的经济刺激手段。首先是加债。法案规定,未来十年预计新增国债3.3万亿美元,这种“饮鸩止渴”的财政刺激政策能持续多久,实在难以预料;其次是扶持行业发展,基本上受益的就是传统能源、军工、地产、芯片这些共和党的老地盘。值得一提的是,法案大力帮扶石化能源,削减清洁能源补贴,导致马斯克与特朗普矛盾进一步升级。马斯克已宣布成立政党,欲在明年中期选举中与特朗普一决高下;再次是继续关税施压。眼看7月9日对等关税谈判期限将至,特朗普一边宣布将期限后延至8月1日,一边故伎重演,威胁对反美的金砖国家加征10%关税,又威胁对日本、韩国等盟国也征收25%关税。
综上而言,“大而美”法案其实是一场大而看上去很美的赌博。特朗普想把美国和全世界都扔上不确定的赌局,希望藉此兑现自己“MAGA”的竞选承诺,巩固自己和共和党的基本盘,为明年中期选举做好铺垫;但是,法案对美国底层群体的伤害性太大,进一步提高举债规模对美国经济也是把“双刃剑”,为了弥补财政失衡继续打关税战,更将加剧国际形势动荡。